麥積山位於渭河的上游的秦嶺,越過秦嶺便是長江上游的嘉陵江,過去此處地理位置重要,被認為此處為嘉陵江的上游(宋金交界?),後來20世紀財經由地理調查發現源頭在3500公尺,而麥積山因山形如農家積麥之狀而得名。
圖 麥積山石窟的西崖
圖 麥積山東崖與宋代的佛像
圖 釋迦牟尼佛
麥積山當地地質為紅褐色砂礫岩,屬於陸相沉積物,地質年代為白堊紀(也有人說是第三紀),可以從幾個證據說明當地岩石屬於白堊紀:(1)岩層傾斜代表受到燕山造山運動影響;(2)岩石膠結程度好。當地為典型的丹霞地貌(以廣西丹霞山地名來命名,喀斯特地形也是以地名來命名地形),所謂丹霞地貌的定義為:「有陡崖的陸上紅層地貌」,特徵為頂平、身陡、麓緩的方山、石牆、石峰、石柱等奇險的地貌形態,因為當地屬於水平岩層,具有兩組垂直的節理面,形成陡峭的崖,所謂紅層(red bed)是指砂岩的鐵受到風化而行程磚紅色的岩石,當三價鐵和二價鐵的比例大於3時,稱為氧化區。此岩層適合雕刻,有時稱為石窟地層。
丹霞地貌的定義目前仍然沒有統一的說法,一般來說,丹霞地貌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:
- 陡崖:坡度大於55度;
- 紅層:由湖泊或河流堆積之陸相沉積物;
- 特定地質年代:第三紀或白堊紀地層。較寬鬆的定義為條件1;較嚴格定義則需符合1、2、3,折衷的則為條件1和2。
討論:侵蝕循環理論和均夷剖面
圖 丹霞麥積山石窟的東崖和地貌
圖 紅色的砂礫岩